RFID作為二十一世紀發展最快的高新技術之一,在美國國防部及商界巨頭沃爾瑪等企業的積極推動下,電子標簽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,中文譯為"無線射頻識別技術")的應用已被國際上列為本世紀十大技術趨勢之一。 這一全球性的應用浪潮,同時也帶動了相當多中國企業的及時跟進。據權威預測,我國在未來3到5年,每年至少需要30億個電子標簽。據預測到2010年,RFID跨行業應用總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98.37億元人民幣,2005-2010年的復合年平均增長率高達82.4%。 我國的RFID應用市場經過了導入期,進入初級應用階段。在這一階段的RFID應用以低頻和高頻為主,應用多種多樣并且已經成熟。超高頻應用雖然具有更高的商業價值,但是由于標準、技術和價格等多方面原因應用得非常少,并且幾乎全部為小規模試點應用。 國家一直將RFID技術應用作為產業化推進,雖然支助了一些項目,也取得了相關的應用效果,但由于芯片核心技術產品多是進口且采用的通信協議標準不一致,因此一直沒有找到我國實現RFID產業化的方向。 標準的作用是促進"最佳秩序"的形成,它能極大地促進一個產業健康發展,電子標簽標準的缺失必將影響我國電子標簽的進一步推廣和應用。2007年國家信息產業部“關于發布800/900MHz頻段射頻識別(RFID)技術應用試行規定的通知”(信部無[2007]205號),確定了我國RFID使用UHF頻段(840MHz ~845MHz、920MHz~925MHz),對今后國家RFID技術應用及產品產業化奠定了基礎。 RFID標準體系主要由空中接口規范、物理特性、讀寫器協議、編碼體系、測試規范、應用規范、數據管理、信息安全等標準組成。 由于電子標簽的應用牽涉到眾多行業,因此其相關的標準盤根錯節,非常復雜。具體來講,電子標簽相關的標準涉及電氣特性、通信頻率、數據格式和元數據、通信協議、安全、測試、應用等方面。從類別看,電子標簽標準可以分為以下四類:技術標準(如電子標簽技術、IC卡標準等);數據內容與編碼標準(如編碼格式、語法標準等);性能與一致性標準(如測試規范等);應用標準(如車輛及船運標簽、產品包裝標準等)。 另外,我國的RFID自主研發能力并不是很強,許多技術也是從國外引進的,雖然已有些國內企業研制出了RFID電子標簽和天線,但很多RFID的核心硬件(芯片和讀寫器)以及軟件技術尚依賴于進口。這需要我國政府加大開發具有自主產權的RFID核心技術和產品的支持力度。同時,對RFID應用體系架構、RFID系統集成與中間件、RFID公共服務體系、RFID測試技術與規范等RFID應用關鍵技術進行研究和攻關,以形成中國RFID技術發展的支撐服務體系。 除此之外,制定國家RFID市場戰略和運營模式,制定鼓勵企業參與標準的制定和市場運營機制,尤其是將汽車數字化標準信源作為國家戰略資源進行開發,并對資源的應用由國家統一組織進行資源型應用規劃。